• <th id="zllij"></th>

    1. <th id="zllij"><kbd id="zllij"></kbd></th>
      <th id="zllij"></th>
        <tbody id="zllij"></tbody>
        <nav id="zllij"><big id="zllij"><address id="zllij"></address></big></nav>
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 > 證券 >

        微信支付可能是圈套 專家:網民應增強安全意識

        2015-06-06 22:55:54 來源:

        評論

         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王玉磊報道:“共建網絡安全,共享網絡文明”,6月4日上午,第二屆江西省“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”網絡安全專家在線訪談在中國江西網演播廳進行,現場邀請了省內四位不同領域的網絡安全專家,結合江西省實際情況,圍繞網絡安全形勢、網絡安全意識、金融網絡安全、電信網絡安全、電子政務安全、網絡安全技術防護以及網絡安全人才建設等主題,與網民進行了在線交流。

          近年來,江西省信息化發展較快,互聯網已深入到我們工作、生活的各個方面,信息化的發展,尤其是“互聯網+”戰略的實施,離不開良好的網絡安全環境和安全保障。 

          網民安全意識薄弱 尤其是青少年網民

          江西省工信委信息安全處副處長、博士王勇在訪談中表示,在網絡安全保障方面,雖然網絡安全環境和形勢有所改善,但總體上還較嚴峻,首先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完善,安全漏洞不斷曝光、網絡攻擊頻繁,針對應用層及云平臺、物聯網、智能終端的威脅和攻擊增多,利用偽基站發送偽造短信誘導用戶登陸釣魚網頁的事件增長較快,個人信息泄露頻發。

          另外,網民的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不強,尤其是青少年網民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不強,使用弱口令、隨意打開附件或鏈接現象還存在,個人信息安全事件時有發生。同時存在部分系統在技術防護、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,可植入后門或篡改數據、遠程控制等。據了解,目前國家面對當前網絡態勢,正在采取積極措施,如完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,擬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等。 

          網絡詐騙手段頻發 微信詐騙占多數

          當前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,不少人利用互聯網進行詐騙。近段時間,網絡詐騙案件日益增多,通過網絡進行木馬盜號、利用網絡支付進行詐騙的現象在網上已屢見不鮮。

          直播現場,江西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直屬支隊長王國慶向網民們介紹了16類網絡詐騙手段,提醒網民防止被騙。在多類詐騙手段中,微信詐騙在網絡詐騙中占多數,有偽裝身份、代購、愛心傳遞、點贊、利用公眾賬號等進行詐騙。其中,如最近較熱的微商代購,犯罪分子便會在微信圈假冒正規微商,以優惠、打折、海外代購為誘餌,待買家付款后,又以“商品被海關扣下,要加繳關稅”等為由要求加付,一旦獲取購貨款則無法聯系。

          使用公共wifi避免進行網絡購物 避免連接惡意wifi

          “有WiFi嗎?”“密碼多少?”目前已經成為不少人打招呼的方式。雖然知道有風險,但“連”還是“不連”,有時候并不好判斷。在訪談現場,王勇博士特別提到了連接公共WiFi的問題。提醒網民,應在上網終端安裝安全防護軟件,并及時升級,經常查殺病毒。在公共場合謹慎使用公共WiFi,盡量使用官方機構提供的帶驗證機制的WiFi,避免連接不需要密碼的WiFi。如急需使用WiFi時,也盡量不要進行網絡購物和網銀操作等,避免重要的個人信息遭到泄露,甚至被黑客竊取資金。

          同時,要養成良好的WiFi使用習慣,進入公共區域后,盡量不要開啟設備自動連接WiFi功能,避免在不知道的情況下連接上惡意WiFi。另外,家里路由器管理后臺的登錄賬戶、密碼,不要使用默認的admin,改為字母加數字的高強度密碼;選擇WPA2加密認證方式,關閉路由器的WPS功能。 

          多部門聯合治理電話“黑卡” 建立違法渠道黑名單制度

          今年315晚會上,曝光的“失控的手機號、身份證實名制”問題,江西省又有什么樣的舉措?現場,江西省通信管理局網絡與信息安全處主任熊艷向網民介紹,根據工信部、公安部、工商總局聯合開展的電話“黑卡”專項行動工作要求,制定了江西電話“黑卡”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,在治理電話“黑卡”的同時,重點解決電話卡的非實名登記問題,其中包括,完善核驗技術手段;規范社會營銷渠道,建立違法渠道黑名單制度等;推進未實名老用戶補登記;深入開展監督檢查;暢通社會舉報渠道等。 

          微信支付存在潛在風險 朋友圈集贊獲獎可能是圈套

          現在,微信已經成了網民必不可少的一個通訊軟件,很多網民出行,吃飯,購物都選擇使用微信支付,微信支付雖然便捷,但是潛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。

          據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科技處副處長肖忠介紹,微信支付須綁定市民個人身份證、銀行卡賬號及手機號碼等信息,幾乎將與支付相關的個人信息全覆蓋,巨量支付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難以掌控,行為也難以追蹤,有可能成為洗錢或者金融犯罪的另類渠道。

          那么如何來防范微信支付的安全隱患?肖忠提醒網民朋友,信息泄露后易冒用防范對策,所以用過的舊手機不能隨便丟,里面可能存著個人的電話簿、短信、照片、個人賬號等信息,要特別注意換手機號后,還要和微信解綁。如果不解綁,就可能造成信息泄露。

          日前,微信集贊領贈品成了一些商家的促銷手段,肖忠稱,微信點贊獲獎品是圈套,微信集贊的一些騙子商家,只是用這種方式宣傳品牌。因此市民在遇到這種活動時,要提高警惕,保持理性。不要相信“天上掉餡餅”的美事。同時,不要隨意轉發商家集贊活動的消息,防止自己上當受騙還散播了負能量,導致更多人上當受騙,也中了不法商家的圈套。另外,在使用微信時,可以通過添加個性備注或設置聊天背景來區分類似名字的好友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在對方發送消息后,還要仔細查看其資料,如果存在懷疑,應及時查證,避免上當受騙。

          不少市民擔心,現在很多人都習慣將自己所有的資金存放在同一個銀行賬戶內,平時經常在微信上使用打車軟件和繳費等等,將所有錢存放在一個賬戶里,支付起來很方便,不用擔心余額不足。但肖忠提醒,在便于管理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。如果用這張存放全部資金的銀行卡開通了微信銀行,如果一旦被盜刷就可能將賬戶內的資金全部清空。那么久不要將資金集中在同一賬戶內,應該將自己的資金存放在不同的賬戶內,分散被盜刷帶來的風險。這樣,即使不慎被盜刷,也可以盡量減少損失。

        [責任編輯:]

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參與評論

        每日推薦

        圖片新聞

        涪陵視覺

        国产一区电影免费
      1. <th id="zllij"></th>

        1. <th id="zllij"><kbd id="zllij"></kbd></th>
          <th id="zllij"></th>
            <tbody id="zllij"></tbody>
            <nav id="zllij"><big id="zllij"><address id="zllij"></address></big></nav>